【國寫銀行】107解析與範文

08/12/2019

一、知性的統整判斷:

  自從有了電腦、智慧型手機及網路搜尋引擎之後,資訊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類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。我們可能儲存了大量的資訊,卻來不及閱讀,也不再費力記憶周遭事物和相關知識,因為只要輕鬆點一下滑鼠、滑一下手機,資訊就傳到我們面前。

  2011 年美國三位大學教授作了一系列實驗,研究結果發表於《科學》雜誌。其中一個實驗的參與者共有 32 位,實驗過程中要求每位參與者閱讀 30 則陳述,再自行將這 30 則陳述輸入電腦,隨機儲存在電腦裡 6 個已命名的資料夾,實驗中沒有提醒參與者要記憶檔案儲存位置(資料夾名稱)。接著要求參與者在 10 分鐘內寫出所記得的 30 則陳述內容,然後再進一步詢問參與者各則陳述儲存的位置(資料夾名稱)。實驗結果如圖 1:

  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。

問題(一):有甲生根據上述的實驗結果主張:「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,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。」請根據上圖,說明甲生為何如此主張。文長限 80 字以內(至多 4 行)。

問題(二):二十一世紀資訊量以驚人的速度暴增,有人認為網路資訊易於取得,會使記憶力與思考力衰退,不利於認知學習;也有人視網際網路為人類的外接大腦記憶體,意味著我們無須記憶大量知識,而可以專注在更重要、更有創造力的事物上。對於以上兩種不同的觀點,請提出你個人的看法,文長限 400 字以內(至多 19 行)。

答案:【參考範文一】

(一)  根據記憶測試結果,「記得儲存位置」的總和約百分之四十九,大於「記得資訊內容」的總和約百分之三十,因而甲生主張記得儲存位置較為容易,要記得內容相對困難。

(二)  二十一世紀資訊科技蓬勃發展,大數據時代的來臨,也表徵著傳播知識的媒介增多,而訊息的取得更為方便且普及化,其中,網際網路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資料庫。

  我認為,網路上有各領域的資料,知識種類五花八門,只須輕按幾下滑鼠,即可廣泛涉獵相關學科領域,省去翻找厚重書本資料的時間;再者,網路上的資料能原封不動儲存在雲端硬碟,無論歷時多久也不會遺失,也不像人腦可能面臨記憶衰退或容量的有限性。因此我認同網路為人類的「大腦外接記憶體」,使我們省去繁瑣的記憶步驟,能專注在自己感興趣或更具創造力的領域上,一如電影《敦克爾克大行動》的編劇,也曾在網路上蒐集相關資料,深入了解敦克爾克戰役的背景,進而串聯各領域知識以編寫出劇本。雖然有人認為,網路資訊極易取得,將使我們的記憶力和學習力衰退;但相對而言,正因網路上的訊息量龐大,反而能訓練人們資訊整合的能力,更有系統地消化、進而運用知識。(中山女高/劉建筠)

【參考範文二】

(一)  記得內容的受測者中,「記得位置」(18%)大於「不記得位置」(12%);而記得位置的受測者中,「不記得內容」(31%)大於「記得內容」(18%)。據此可推知甲生主張。

(二) 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爆炸的時代,網際網路的發明使資訊便於取得、能即時掌握新知;而大數據與雲端科技的演進,更讓人類不必再受限於人腦有限的記憶量,也可擁有更多獨立思辨、發揮創意的機會。這樣近似專業分工的模式,使電腦與人腦能發揮所長、各司其職,進一步提升效率,反而有助於認知學習。

  至於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,我將其視為必然結果。誠如電影《蝴蝶效應》所述:「你不可能期望改變,而不傷害到任何人。」正因資訊容易取得,人們過度仰賴網路的速食知識,造成記憶與思考能力的衰退,這不應全然歸咎於科技,畢竟使用者的不當運用才是致使負面效應的主因。

  人工智慧的浪潮即將襲來,勢必掀起一場淘汰人類的風波。當電腦也具有類似人類學習、認知思考的能力,並廣泛運用在生活各層面,能取代人力、節省時間與經濟成本時,人類該審慎思考如何在日益蓬勃的科技發展下,尋求自身的價值,與之攜手前進、積極求變,才是未來的首要課題。(中山女高/曹瀞之)

解析:【寫作引導】

(1)圖表題答題原則:圖表,顧名思義為表示統計數字的圖示和表格,內含數據、文字說明或圖像以示意。此題屬於「圖表判讀」類,依據答題要求,歸納現象與推論成因時,務必核實闡述、簡明扼要,自我觀點的提出須佐以圖、表論據。

(2)將直線圖轉換為表格數據,以便判讀:

(3)問題(一):依據圖表,說明甲生為何主張「人們比較會記得資訊的儲存位置,而比較不會記得資訊的內容」。

須比較二者數據大小,方能印證甲生說法;要比較實驗數據,則一次只能出現一變因。

方法一:如表格所示,「記得儲存位置」總和(約 49%)大於「記得資訊內容」總和(約 30%),故得證;從另方面來看,「不記得儲存位置」總和(約 51%)小於「不記得資訊內容」總和(約 70%),亦可解釋。

方法二:「記得儲存位置」的參與者中,「不記得資訊內容」(約 31%)大於「記得資訊內容」(約 18%);而「記得資訊內容」的參與者中,「記得儲存位置」(約 18%)也大於「不記得儲存位置」(約 12%)。可推知參與實驗者比較容易「記得儲存位置」。

(4)問題(二):網路資訊易於取得,會使記憶力與思考力衰退,不利於認知學習(觀點一),還是無須記憶大量知識,可專注在更重要、具創造力的事物(觀點二),針對上述兩種觀點提出個人看法。

本題未要求擇一立場表述,最好能回應兩種不同觀點,並結合具體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見聞,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;勿僅重述題目內容或離題漫談,而缺少個人的論證解釋。

觀點一:「認知」指的是個體知覺、記憶與運用訊息的歷程。網路資訊具有簡易檢索、快速更新、知識類型與數據量超越傳統媒介的特質,若善加運用,可使人更有效率地揀選自己所需的資訊、接觸既深且廣的知識領域,無須耗費時間心力背誦網路上隨手可得的訊息;相反的,網路資訊的正確與專業性,也考驗接收者是否具備辨析思考的能力。

觀點二:從廣泛層面而言,「知識」是人所學會、所知道的事理。如今網路資訊取得容易,已不須像蘇軾〈李氏山房藏書記〉所說「欲求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而不可得;幸而得之,皆手自書,日夜誦讀,惟恐不及」,突破了書籍時代所面臨的空間與時間障礙;然而,人雖享有「無須記憶大量知識」的便捷,但如何活用、進而展現科際整合(跨領域研究)的創意,才是利用知識以產生力量的關鍵所在。


二、情意的感受抒發:

  你在傾聽小魚澼濺的聲音
  張望春來日光閃爍在河面
  微風吹過兩岸垂垂的新柳
  野草莓翻越古岩上的舊苔
  快樂的蜥蜴從蟄居的洞穴出來
  看美麗新世界野煙靄靄-
  在無知裡成型。你在傾聽
  聽見自己微微哭泣的聲音
  一片樹葉提早轉黃的聲音(楊牧〈夭〉)

  請閱讀上列詩作,分項回答以下問題。

問題(一):詩中有聲音的傾聽,有視覺的張望,也有快樂與哭泣。作者描寫春天的美麗新世界,但詩題為何命名為〈夭〉?請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加以說明。文長限 120 字以內(至多 6 行)。

問題(二):普魯斯特(Proust, M.)在《追憶逝水年華》中說:「一小時不僅僅是一個小時,它是一只充滿香氣、聲響、念頭和氛圍的花缽」,說明時間的認知與感官知覺及感受有關。楊牧的〈夭〉透過感官描寫,傳達季節的感知,請以「季節的感思」為題,寫一篇文章,描寫你對季節的感知經驗,並抒發心中的感受與領會。

答案:【參考範文一】

(一)  夭,有著「早」和「逐漸消逝」之意。本詩先以小魚的聲響、河面的日光、風吹拂新柳等景象,烘托出春日欣欣向榮的盛況,詩末以悲傷的聲音作結,呈現由繁至衰、新到舊的感嘆。本詩從自然景象的初生、繁茂到衰老,進而興發對生命早衰的憂思,故詩題命名為〈夭〉。

(二)    季節的感思

  季節遞嬗,未曾止息。春日的百花齊開,萬物初生;夏日的暑氣逼人,驕陽肆虐;秋日的神祕詭譎,金風習習;冬日的大雪紛飛,萬物將息。其中秋季的姿態和情調,最令我著迷和感懷。

  秋風颯颯,暮靄沉沉,那絲絲的涼意在不知不覺中從天空、樹叢竄逃到人們身邊,滿地的落葉宣告它的降臨,染黃了葉片,輕搖著樹幹,逼走了蒸蒸夏日,迎來了歲末的氣息。它像一座橋梁,帶領人們從茂盛擺渡到凋零,更繫起了人與人的交流。路上的冰棒攤販擺起了燒仙草,出門時隔壁鄰居不忘提醒你多加件外套,一年中這麼幾個月,我們少了驕陽的照應,卻多了溫暖的應對。秋季便是如此,看似蕭瑟無情,卻是萬眾有聲。

  此刻更想拿起一本書,靜靜的坐在公園長椅上俯讀,看著松鼠急匆匆地被趕回樹上歇息,看著鳥兒成群飛進涼亭避寒,看著老太太硬朗的拄著柺杖前行,儘管秋風橫行,人們、動物們也都按著自己的軌道前行。季節敗落的景象也許令人感嘆,但這也成為人生的寫照,境遇不可能永遠順遂,然而秋季的來臨不曾影響我們的意志,彷彿人生面臨困難時,我們也該沉著冷靜的面對,寒冷過去了,下一個春天便不遠。

  秋季像一位成熟的女子,擁有圓潤而不刺眼的光輝,不理會周遭的喧鬧而從容。儘管外在考驗更加的嚴峻,萬物依然把一切視為成長的養分,等待下一刻的成熟。人生也是如此,從秋季的降臨和離開,使我感思面對生命和困難的態度。季節串起了時間,也映照了我們的人生。(中山女高/蕭宇彤)

【參考範文二】

(一)  春,多麼豔麗而充滿希望的季節,萬物復甦、鳥獸爭鳴,目光所及無非充斥著生的喜悅;然而詩中的「你」忽然領悟,春天是一個不曾屬於自己的季節,因為那是邁向死亡、凋零的啟程。「夭」,既表春季的豔灼、桃之夭夭,卻也隱含著萬物不可規避的-早夭。

(二)    季節的感思

  一年四季,不過是世間萬物生命的輪迴,但秋不同。有人說見一落葉而知歲之將暮,由葉子的轉黃零落暗示著時間無聲的移度,對我來說,它是萬物瀕死前最萎靡頹喪的時刻,卻也是秋,最為觸動我的內心。

  身為長子的舅舅站在隊伍最前排,捧著罈子,禮儀師在一旁喃喃念著不屬於人間的咒語,我瞇著紅腫的雙眼,披了素縞站在最後,不發一語,看著外公的靈柩被抬入車中。水泥建築在眼旁飛速掠過,墓地在遠離塵囂的山頭,又或者更接近極樂世界。耐不住靈堂中沉抑的哀傷,我獨自一人在外頭憑著欄杆,焚燒紙錢的灰燼讓秋日的天光更黯淡了些,有花在梢上因風而落。那時的我仍不懂,為何菩薩就這樣帶走他,我一直困在自己所設下的迂迴思路裡,無法尋至出口,而那朵花所隱藏的密語,正是指引我走出死胡同的唯一解套。

  「落花不是無情物,化作春泥更護花。」春或秋,無非是自然的生滅變化,更甚者,外公的死又何嘗不是呢?天時歲月有時盡,或許人的大限將至,人力無可阻攔,但令人欣慰的是,他在生前度過了安詳的晚年,不受病痛折磨。對我來說,外公的逝世僅是他形體生命的消逝,但他的精神與庇佑仍在彼端,看顧著我們家族,保佑著我。

  「阿公,一路好走。」在棺木被推進烈火前的那一刻,我釋懷、發自內心地喊著,因為對我來說,秋天從來不是一切生命的終結,而是一段充滿著未知及無限生命的起始。外公的那一朵花,縱使謝了,卻也因為它的滋養,得以孕育出美好的下一代。(中山女高/林綵婕)

解析:【寫作引導】

(1)問題(一):從詩句中的感官知覺與情感轉變,說明楊牧為何將詩題命名為〈夭〉?

詩題往往隱括全詩要旨,或指引讀者不可輕忽的閱讀線索。《說文解字》釋「夭」為象形字,彎曲不直之意。此字形歷來有多種解釋,如人彎曲其頭頸、人疾走的身軀擺動、物初長者尚屈而未伸直等。而「夭」字讀音有三:讀作「」,可解作草木茂盛狀(形容詞)、稚嫩的動植物(名詞);讀作「」,可解作屈抑不伸(形容詞)、少壯而死或摧殘(動詞);讀作「」,可解作幼嫩的動植物(名詞)。此字的歧義/多意性,恰可解釋整首詩所呈現死生相續、生機萌發所在亦含藏敗朽的體悟。

本題要求由「感官知覺」與「情感轉變」的面向分析文本、解釋命題用意,答題務必扣合此二項,能言之成理、清楚表述個人見解即可。感官包含視、聽、味、嗅、觸五覺,詩中以第二人稱「你」觀覽春光融融的自然景況,洋溢著歡愉的喜悅,如「夭」字具有茂盛成長、動植物稚嫩新生之意,或象人在天地之間仰首張望、遊賞美景之形。

情感轉變的關鍵在末三句,須仔細體會「在無知裡成型」、「自己微微哭泣」、「一片樹葉提早轉黃」有何意涵?「無知」非指愚痴,應指萬物依循四季循環,無知覺、情感而自成世界的樣態;詩中的「你」面對如此變化卻有情看待,近似歐陽脩〈秋聲賦〉:「草木無情,有時飄零。人為動物,惟物之靈。百憂感其心,萬事勞其形,有動於中,必搖其精」的寫照,只是楊牧此詩描述的「你」由喜而悲、兀自哭泣,乃從觀察外象而來,而「樹葉轉黃」是秋天到來的表徵,也令人聯想生命不免走向夭亡和殘敗,是為「夭」的另一解釋。

(2)問題(二):以「季節的感思」為題,描寫你對季節的感知經驗,並抒發心中的感受與領會,未設定文長限制。

題目引述普魯斯特《追憶逝水年華》文句,說明人對物理時間的認知深受「主觀意念」的影響,人的意識流動牽引著感官記憶及情感經驗;而楊牧此詩以內外、物我、主客之間的觀照,先描繪具體物態,再發抒抽象情理。循此脈絡,可提供下筆作答的思路。

高中國文選錄課文中,不乏描述季節情境、寓託人事情理的作品,如〈蘭亭集序〉由脩禊雅集的暮春景況談及死生感懷、〈與陳伯之書〉以江南三月鶯飛草長的美景牽引人的故國之思、〈十一月的白芒花〉託物起興寫出返鄉遊子對母親的記掛等。答題時,不妨可以思考如何轉化運用於立意、取材。

得分關鍵在於結合感官經驗,描繪你對季節(時空、四季循環)的感受觀察,進而抒發抽象情感與啟悟,如生死興衰、人事變化、遊觀哲理等皆可入題。本題占 18 分,建議文長至少四段,依長文形式寫作。

回上一頁
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!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.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! Get star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