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宗元(唐代):始得西山宴遊記
孤獨使心靈趨於寧靜。外在的安靜可以帶來內心的平靜,在平靜中可以觀照歷歷往事,明辨成敗得失,由此接受現狀,處之泰然,得到心靈的寧靜。安靜並非夜半無人或空曠山林的寂靜,而是:即使噪音盈耳,我也置若罔聞,因為我的心思在此不在彼。因此,孤獨絕不是無所事事,更與心煩意亂無關。相反的,它是早就拿定了主意,心有所屬,所以不受外物干擾。
不論是主動選擇孤獨或者是被動陷於孤獨,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心緒自然平靜下來。平靜特別指涉情緒與意氣而言。人在平靜中,好像在鏡子前照見自己,此時所見不只是外在形體相貌,而且是心靈中最隱微的細節。寧靜由此而生。安靜是無聲或不受聲音干擾,平靜是無波或不受情意左右,寧靜則轉向積極的一面,有如雨過天青,彩虹高掛天空,心靈也在覺悟之後孕生一種明亮與喜悅。
其次,孤獨使思想更為深刻。人的思想有三種作用,一是向外尋找因果關係,由此明白人情事理;二是向內考慮自身言行,以求表現通情達理。至於思想的第三種作用,則是向上提升以求領悟人生意義。
孤獨的人若是回憶,不是為了逃避眼前的困擾,也不是為了眷戀往日的情懷,而是為了加深覺悟的程度。人生趣味得自回味,回味的祕訣不只是一人獨處,有了孤獨心境,每一件值得追憶的往事,都像是加了框的照片,可以掛在眼前仔細品味。這時體會的是:「一次就是唯一的一次。」既然任何事情都不能重複,那麼每一件發生過的事,不是獨一無二的嗎?如果不能在這一件事上領悟人生,我們還有什麼其他的資源?心念一轉,豁然開朗。若不能在孤獨中沉潛一段時日,思想如何可能變得深刻?
第三,孤獨使生命恢復完整。完整有兩層意思:一是回到自我身上,與自己契合;二是回到自我的根源,求得身心安頓。該如何獲得這種完整性,就是:不能受到社會與人群的過度干涉。在孤獨中,人享有比較真實的自由,可以按自由意志安排生活,認真思考自己究竟想要什麼。人,作為主體與目的,不再是別人眼中的對象、工具與手段。退回到人際關係的原始狀態,一切從零開始。這不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「再生」嗎?
回歸自我是一種完整,但是不能止步於此。人還須回歸根源,否則可能陷於自我膨脹或孤芳自賞的心態,成為孤僻或狂妄。所謂根源,又可分為兩階段:一是回到大自然的懷抱,二是嚮往超越界的啟示。以平實的話來說,孤獨者即使「大隱隱於市」,也特別鍾情於自然界的美景,甚至引為良朋知己。至於超越界的啟示,如道家老子與莊子所嚮往的「道」,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。(節錄自傅佩榮〈孤獨三昧〉)
如果可以選擇,誰願意處於孤獨之中?孤獨使人聯想到一些不愉快的狀態,如寂寞、無聊、隔絕、被遺忘、不重要、無可奈何等。但康德說:「我是孤獨的,我是自由的,我就是自己的帝王。」上述文章中傅佩榮也認為孤獨是人生中必須善加珍惜的價值。請根據上面引文的觀點,具體提出事例分析孤獨的價值,並且提出自己的評論。
國寫引導
(1)文本意旨:作者對「孤獨」的主題有什麼看法?確立「三昧」的價值,作為下段立論根據。
(2)發展解釋:進一步闡述解釋作者觀點,表述己見,舉例「從孤獨中回歸自我」的人物經驗來詮釋論點,總述作結。
(3)思考反應:作者敘述的觀點與你所知懷才不遇的文人心境相符合嗎?為什麼?
參考範文
孤獨常使人聯想到寂寞、無聊、隔絕等負面不愉快的狀態。傅佩榮卻正向提出三點孤獨的價值:孤獨使心靈趨於寧靜;孤獨使思想更為深刻;孤獨使生命恢復完整。
孤獨是不被瞭解的寂寞心境和孤高的人格,是一種自覺被隔離的心境。貶謫文學中,懷才失意的遷客騷人共同擁有的寂寞與隔絕感,是來自主流排擠,而產生的自我懷疑與現實境況的不如意。但是,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隔絕的安靜帶來情緒與意氣的平靜;孤單擁有沉潛的自由意志,自我觀照沉澱心靈隱微的挫折失落,心態在覺悟後孕生一種明亮與喜悅的寧靜;心念一轉,以大自然為良朋知己,或是嚮往超越界的思想,回歸自我是一種身心安頓的完整性。
柳宗元因貶謫而困頓著,「千山鳥飛絕,萬徑人蹤滅。孤舟簑笠翁,獨釣寒江雪。」為其孤獨心境寫照。不被瞭解的孤獨使他在西山之巔暫時隔絕俗世的念慮,暫時獲得喘息的心靈使他得以平靜的面對真實自我,接受困頓,放下念慮。孤獨往往能牽引出深沉的思慮,沉思能帶來澈悟,煥發內在的光明。
柳完元契入自然中沉靜心靈,進而融入自然,在寧靜而孤獨的狀態中,透過創作呈現自我生命境界。西山的高度使他領悟「不畏浮雲遮望眼,只緣身在最高層」,有了正確的立場、觀點,就不會被外相所迷惑。心境因釋懷的轉念而豁然開朗,平靜的力量讓他「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」,使生命恢復完整。
生命的孤獨是無可迴避的,孤獨者深入靈魂,反思自我,界定自我,超越自我;探求自我價值而找到最終極的存在;進入超脫的境界,心靈充滿能量後再度出發。因此,孤獨確實具有生命療癒的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