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國寫討論會題目

19/07/2019

本次作文繳交時間:知性組8/19,感性組8/26,請私訊LINE


知性題

  聯合國「經濟、社會、文化權利國際公約」第八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四款揭示:「有權罷工」。歐盟在基本社會權憲章中規範勞工的團體行動權包括罷工權,惟罷工必須遵守國家法規及團體協約。美國、加拿大與墨西哥在簽訂「北美洲自由貿易區協定」後,又進一步簽定「北美勞動合作協定」有關勞動準則部分,明定勞工的罷工權利。

  罷工權行使的消極功能,在有效解決勞資糾紛,也就是透過暫時的「集體不工作」,迫使資方或政府出面談判解決勞資糾紛。積極功能則猶如「預防保健」,若勞工可以順利行使罷工權利,將迫使資方必須採取合理對待勞工的相關協約及措施,以避免罷工所帶來的經濟及社會層面的衝擊。從先進國家的例子顯示,常常行使罷工權的國家,通常必須有強健的經濟體質,透過罷工的衝擊,反而更能夠找出經營管理上的癥結問題,改善並增強企業體質。

  當法律的天平一面倒向資方,當政府由資方集體所控制,當民意代表成為資本家集團所豢養的「民主」走狗,罷工,便是受僱者防衛自己權益的唯一有效武器。在歐、美、日、韓等資本主義國家,罷工是家常便飯,連公務人員也經常發起罷工行動,可知罷工不僅是民主指標、進步表徵,而且已融入人民生活,法國媒體就曾形容「罷工是法國人的第四餐」。

  罷工行動不只是放下工作,回家泡茶、睡覺,還包括採取其他積極性的抗爭行動,以確保工會「進行具有壓力效果的罷工行動」,迫使資方或政府讓步。

(改寫自黃程貫〈認識罷工--勞工的最後武器〉)


請分項回答以下問題。

問題一:罷工使生活產生諸多不便,但何以世界各國包含我國都立法保障勞工的罷工權?文長限60字以內(至多3行)。

問題二:請以「罷工行不行」為題,論述罷工的功能與對社會的影響,並表明你贊成或反對的立場。文長限 500 字以內(至多 23 行)。


情意題

  詩重視韻味,若沒有韻味,不能稱作詩,因為同一主題的呈現可以輕易地使用別的書寫形式加以取代。我心目中的好詩,是要有感覺、有感情、有感受、有感應的,而不是為了求新求怪,去寫那些無感的作品。

  一般大眾習慣接收直截了當的語言,不理解多義語境。直截了當的語言,不隱曲、不蘊藉,適合生活溝通,卻缺乏心靈的激盪。詩講究暗示,需要反覆誦讀,精細的領會;無法得意於言中,即無法會心於言外,因此詩特別需要教學、加以詮釋。

  「愛與渴望」(Love & Longing)是赤裸裸的人性、人類最核心的需求,因而成為詩常見的一個主題。古希臘作家尤里比底斯(Euripides,西元前480~406年)所創作的悲劇中,有一段詩句描述「愛神」艾芙若黛蒂,說明愛充斥於天地,愛是生命源起:「她游移在空氣中,/她存活在海的起落,/艾芙若黛蒂!/一切物種都來自於她。/她是欲望的播種者賦予者,/是這世上每一個人獲得生命的因由!」

  新詩名作:徐志摩的〈再別康橋〉、卞之琳的〈斷章〉,主題都是「愛與渴望」。徐志摩在詩中表現的眷戀、感傷,不只是揮別康橋這個地方的不捨,更在康橋烙印了一段銘心的熱戀。卞之琳的詩,以一個瞬間定格的畫面,映照人生,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」的別人,就是樓上那位暗戀著你,把你也看成風景的人。所以掌握詩的主題,就容易進入詩的情境,進而了解詩表達的意涵。

    (改寫自陳義芝〈一首詩的背後──詩的閱讀與教學〉)


問題一:

就引文所示,作者認為詮釋一首詩所需要的方式為何?(4分)

問題二:

根據引文,一首詩要寫得有韻味,創作者要對天地事物有感,甚至能體會世間萬般情感,將「愛與渴望」寫得情深意動,寫出人類最核心的情感需求。就讀者而言,能掌握一首詩的主題與情境,運用合宜的詮釋方式進而了解該詩所表達的意涵。請以「我所理解的一首詩」為題,作文一篇。(21分)

內容須符合下列要求:

(一)以引用一首詩的全部或局部詩句破題。

(二)詮釋引用詩句所呈現的詩意、詩境與情感。

(三) 書寫對於所引詩句的感悟,並藉由詩句意涵闡發自己對萬物之情的領會。

回上一頁
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!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.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! Get started